寒冷,肃杀,这是伴随莫斯科冬日而生的两个词汇。

1957年,莫斯科的冬日却因毛泽东一行人的到来而变得火热。

那年年底,毛泽东又一次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就社会主义发展的诸多问题展开交流。

而在随行的人员之中,有一位看似默默无闻的“小个子”,却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格外注意。

就连毛泽东,也风趣地表示:“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那个小个子”——他,正是日后大名鼎鼎,一手促成改革开放的那位总工程师:邓小平。

(邓小平)这次莫斯科之行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对苏联方面的调侃,邓小平有何反应?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毛泽东访问苏联的契机说起...一、紧张的会晤:毛泽东1957年访苏对于苏联人来说,195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金秋十月,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里,苏联也等来了那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他们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不论是对手抑或伙伴,无人不对此感到震撼。

彼时,世界一分为二,美苏冷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激烈交锋。

这一枚人造卫星,不仅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有可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钥匙。

更巧的是,1957年恰好又是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种种原因之下,一场属于各国共产党的社会正有条不紊地酝酿着。

借此机会,赫鲁晓夫也邀请了毛泽东。

然而,在繁花锦簇的外表之下,暗流也正汹涌而来。

毛泽东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庆功宴,或许在一团和气的背后,还有着几分“鸿门宴”的意味。

一年前,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做了一份有关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极大的动荡。

一时间,思想混乱,未来方向不明,这份报告甚至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波匈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动荡尚未完全平息,赫鲁晓夫的霸权沙文主义却愈演愈烈。

因此,最开始接到苏联的邀请时,毛泽东甚至不感兴趣,周恩来见此,耐心劝说了毛泽东。

他告诉毛泽东:“南斯拉夫的铁托主席也要到莫斯科参加会议。

”听到这句话,毛泽东才最终点了头。

世人皆知,南斯拉夫与中国拥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现如今也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

最重要的是,铁托和毛泽东都主张政党的独立,都不愿受苏联“老大哥”的摆布,都对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更是一向嗤之以鼻。

有了铁托的相随,莫斯科之行想必要顺利许多。

于是,11月2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毛泽东一起,组成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前往苏联,参与莫斯科会议。

而邓小平同志,便是跟随出访的一员。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队伍到达莫斯科的第一天,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赫鲁晓夫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毛泽东,当汽车缓缓驶入莫斯科城内,赫鲁晓夫却突然告知毛泽东——铁托不来了。

甚至,连原因都显得有几分“儿戏”。

赫鲁晓夫说:铁托是因为腰疼,因而不得不缺席会议。

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调侃:“他是政治腰疼。

”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中苏之间的某些冲突也隐约浮现。

不过,二人皆心照不宣,不曾多言。

而这场共产党的国际盛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了。

国际形势、政党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全部都是会议上需要探讨的话题。

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莫斯科齐聚,六十八个政党在克里姆林宫进行切磋。

在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之外,解决分歧,更是这次会议无法绕开的字眼。

无论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还是具体的政党实践,都能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而中苏之间,最大的矛盾集中于一纸宣言之上。

一份《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宣言》,将和平过渡、评估社会民主党等尖锐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围绕着这些问题,中苏代表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更是多次私下与赫鲁晓夫会谈。

会议休息室,宴会席间,甚至行驶的汽车之上,毛泽东与赫鲁晓夫都有过密切的交流。

但关于这一矛盾的具体解决方式,毛泽东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晚上,毛泽东将翻译李越然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内,让他把自己口述的内容翻译成俄文,再一字一句地写在了苏联的信封上。

毛口述道:“赫鲁晓夫同志,我已经睡了。

关于和平过渡的问题,由邓小平同志和你们说,我们俩不谈了,好吗?”最终,毛泽东接过信封,在上面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三个字,也由此正式出现在莫斯科的会场之上,以清晰而坚定的姿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赫鲁晓夫展开信笺,“邓小平”几个字映入眼帘,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了出这个人的模样。

直到这时,赫鲁晓夫才意识到——自己与邓小平,并非第一次相见。

二、神秘的“小个子”:邓小平登场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两人的第一次的会面时间,发生于1954年。

那同样是一个明媚的秋季...与1957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相会于北京。

彼时,秋意正浓,北京的蓝天与红墙下映照着国庆的喜悦。

9月29日,赫鲁晓夫一行人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苏两国领导团会晤,气氛热烈。

彼时的邓小平虽然名义上是副总理,又是中苏友协的名誉理事,但实际上在中苏两国重大的活动之中,依然鲜少能看见他的身影。

因此,赫鲁晓夫并未特别留意到邓小平。

但有意思的是,邓小平的发型,倒是给赫鲁晓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赫鲁晓夫眼里,邓小平的头发总是剪得很短,又硬又粗。

很快,赫鲁晓夫被告知了一个有趣的巧合,那便是小平同志的这种发型,在中国恰恰被称为“小平头”。

通过一个人的发型,来断定一个人的性格,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苏联的两位老牌理论家就曾对邓小平做出了这样符合他气质的判断。

要知道,像小平同志这样的发型,在欧洲象征着强有力的人格。

邓小平的头发根根竖起,颇有勃勃生机,像是在不断进取。

那两位老牌理论家一个是苏斯洛夫,另一个是波斯别洛夫,二位都曾告诫过赫鲁晓夫,让他要格外留意邓小平。

他们说,此人话虽不多,却很厉害,不是个好对付的对手。

因为此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你话中的要害与漏洞。

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这一判断似乎得到了些许应验。

当时,邓小平与谭震林、王稼祥、刘晓等人一同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国参与苏共二十大。

邓公对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尤其是那份针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问世后,他更是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斯大林是国际人物,这样对待他是胡来!不能这样对待革命领袖斯大林。

”果不其然,当年的六月初,《纽约时报》发表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全文,顿时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邓小平的担忧成了真,很快,一股巨大的反共反苏浪潮扑面而来,社会主义阵营的根基因赫鲁晓夫一个人的举动,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无论如何,此时的邓小平与赫鲁晓夫都算不上正面交锋。

真正让赫鲁晓夫记住邓小平姓名的,还是源于他和毛泽东在1957年宴会上的一次对话。

在那次宴会席上,毛泽东主席突然一改常态,用郑重的语气告知赫鲁晓夫,自己已经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了。

赫鲁晓夫早在半年前便得知了毛泽东的规划,因此并不感到意外。

比起毛泽东即将卸任这件事,他更加关心的是,毛泽东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后继者。

于是,赫鲁晓夫好奇地问:“有人接替吗?”“有!”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

”紧接着,毛泽东就向赫鲁晓夫细数起了自己心中的接班人。

刘少奇、邓小平与周恩来三个人都被提及,而令赫鲁晓夫印象最深的,还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

邓小平身量不高,是赫鲁晓夫眼中的“小个子”,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个子”会得到毛泽东的格外青睐。

赫鲁晓夫询问的话语刚出,毛泽东就主动向他介绍了起来。

毛泽东说:“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而面对这种调侃,邓小平也表现地极为幽默。

小平同志表示,自己是个小个子,既然如此,那肯定不会让苏联方面感到害怕了。

这句极具智慧的话,充分彰显了邓小平的外交智慧。

更令赫鲁晓夫没有料到的是,在随后的谈判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更加惊人的智慧与意志力。

双方争论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和平过渡”这个问题上。

赫鲁晓夫认为,有的国家可以合法斗争,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过渡进入社会主义,从而走上议会道路。

但是,毛泽东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那些反动的东西,就不应该手软。

正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倘若不彻底地打倒这些东西,帝国主义不可能自行退出历史的舞台。

邓小平秉持了毛泽东这一核心观点,舌战群儒,与苏联的代表苏斯洛夫共同坐在了谈判桌上。

他有理有据地逐条反驳了苏联的“和平过渡”理论,指出了其中的片面性与危害性。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趁机提交了一份正式的书面纲领。

经此一役,让赫鲁晓夫完全记住了这个了不起的“小个子”。

多年后,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这一次特殊的会谈。

赫鲁晓夫说,邓小平是毛泽东唯一一个似乎赞许的同志。

他还讲述了自己对邓小平认识的历程,他认为自己对邓小平一无所知。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经有几次听别人提起过邓小平的名字,但更早之前,他似乎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而1957年,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的谈判结束之后,中方占据优势,赫鲁晓夫不停地向毛泽东感慨:“你们的小个子难倒了我们的大个子。

”听到这样的评价,毛泽东则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再次提醒赫鲁晓夫,千万不能低估这个“小个子”。

因为这个“小个子”曾经带领着第二野战军,一举击败了蒋介石的百万部队。

毛泽东所说的,正是由邓小平与刘伯承所合作的淮海战役。

不仅如此,毛还告诉赫鲁晓夫,邓小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

至此,赫鲁晓夫已经领教到了邓小平的厉害,他连忙表示赞同:“是啊,我也感觉这个人很厉害,不好打交道,他观察问题很敏锐。

”毛泽东1957年的访苏之旅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是,赫鲁晓夫与邓小平的交锋却仍在继续。

彼时的赫鲁晓夫或许不会想到,正是这位小个子,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他找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麻烦”...三、后语:赫鲁晓夫与邓小平的多次交锋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到了1960年的时候,中苏矛盾已然公开化。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论战展开,二十六国党起草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莫斯科的冬日一如三年前般寒冷,而这一次代表中国“挂帅出征”的,正是小个子邓小平。

在这次会议上,他的任务十分艰巨,他既要向苏联方面阐明中方独立的立场;又要从大局出发,维护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远大前途。

据说,毛泽东在1957年访问苏联的时候,曾亲自告诉赫鲁晓夫,今后要像对待他一样对待邓小平。

或许正因如此,赫鲁晓夫才多次在会上直接提出,他要和邓小平亲自谈。

有意思的是,赫鲁晓夫甚至说,邓小平是个很厉害的人,但自己绝对不会怕他。

因为就算邓小平是总书记,他自己也是第一书记。

会议开始,两方针锋相对,赫鲁晓夫更是借着辱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名义,指桑骂槐的辱骂中国。

赫鲁晓夫称,这不仅仅是苏共和阿共之间的矛盾,而是阿共既然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便不应该反过来骂苏联。

但邓小平反应很快,他立刻指出了赫鲁晓夫话中的最大漏洞。

他说:“你们不是说援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义务吗?你援助了人家,人家也援助了你。

而你的援助不应该是控制和干涉。

”甚至,在随后的宴会上,邓小平尖锐的指出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带有自己的政治意图。

赫鲁晓夫坚称,苏联因为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受了太多的苦,因此才要对他做出批判。

但邓小平立刻提出,中共并非不赞成批判,只是不赞成全盘的否定。

邓小平一语中的,说:“尤其不允许以反个人迷信为由影射攻击其他兄弟党。

”在这次会议上,离开了毛泽东的斡旋,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直接交手,可谓是半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又过了三年之后,邓小平再次率领中共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与苏共官员进行会谈。

在接风宴上,赫鲁晓夫一边敬酒呼吁消除分歧,一边又表示中共必须得听苏共的话,只能接受他们的观点。

对此,邓小平明确表示,就算分歧一时之间无法消除,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不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之上。

而面对赫鲁晓夫的重重反击,邓小平也是不急不缓,一一做出回应。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他更是严厉指出,中共一向不愿意将兄弟党之间的分歧公开,但既然争论已经挑起,就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最重要的是,中共从未首先攻击过任何党派。

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攻击,中共也不能不作答复。

如此不卑不亢的态度,为中国在与苏联的争论中,争取到了极为有利的舆论地位。

因此,当邓小平一行人回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与周恩来等一众领导人全都到机场迎接他们。

如此殊荣,无怪乎毛泽东曾多次表扬邓小平,说他对付苏联自有一套。

邓小平与赫鲁晓夫的几次交锋,其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中苏关系的不断变化。

作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的“小个子”从未成为他做出辉煌成就的阻碍。

在改革开放中,他以一己之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小个子”的邓小平,拥有着巨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1、丁晓平著.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07.2、陈冠任编著.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34.01.3、李君如著.李君如著作集08邓小平理论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9.06.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

  • 记载

寒冷,肃杀,这是伴随莫斯科冬日而生的两个词汇。

1957年,莫斯科的冬日却因毛泽东一行人的到来而变得火热。

那年年底,毛泽东又一次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就社会主义发展的诸多问题展开交流。

而在随行的人员之中,有一位看似默默无闻的“小个子”,却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格外注意。

就连毛泽东,也风趣地表示:“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那个小个子”——他,正是日后大名鼎鼎,一手促成改革开放的那位总工程师:邓小平。

(邓小平)这次莫斯科之行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对苏联方面的调侃,邓小平有何反应?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毛泽东访问苏联的契机说起...一、紧张的会晤:毛泽东1957年访苏对于苏联人来说,195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金秋十月,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里,苏联也等来了那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他们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不论是对手抑或伙伴,无人不对此感到震撼。

彼时,世界一分为二,美苏冷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激烈交锋。

这一枚人造卫星,不仅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有可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钥匙。

更巧的是,1957年恰好又是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种种原因之下,一场属于各国共产党的社会正有条不紊地酝酿着。

借此机会,赫鲁晓夫也邀请了毛泽东。

然而,在繁花锦簇的外表之下,暗流也正汹涌而来。

毛泽东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庆功宴,或许在一团和气的背后,还有着几分“鸿门宴”的意味。

一年前,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做了一份有关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极大的动荡。

一时间,思想混乱,未来方向不明,这份报告甚至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波匈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动荡尚未完全平息,赫鲁晓夫的霸权沙文主义却愈演愈烈。

因此,最开始接到苏联的邀请时,毛泽东甚至不感兴趣,周恩来见此,耐心劝说了毛泽东。

他告诉毛泽东:“南斯拉夫的铁托主席也要到莫斯科参加会议。

”听到这句话,毛泽东才最终点了头。

世人皆知,南斯拉夫与中国拥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现如今也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

最重要的是,铁托和毛泽东都主张政党的独立,都不愿受苏联“老大哥”的摆布,都对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更是一向嗤之以鼻。

有了铁托的相随,莫斯科之行想必要顺利许多。

于是,11月2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毛泽东一起,组成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前往苏联,参与莫斯科会议。

而邓小平同志,便是跟随出访的一员。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队伍到达莫斯科的第一天,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赫鲁晓夫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毛泽东,当汽车缓缓驶入莫斯科城内,赫鲁晓夫却突然告知毛泽东——铁托不来了。

甚至,连原因都显得有几分“儿戏”。

赫鲁晓夫说:铁托是因为腰疼,因而不得不缺席会议。

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调侃:“他是政治腰疼。

”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中苏之间的某些冲突也隐约浮现。

不过,二人皆心照不宣,不曾多言。

而这场共产党的国际盛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了。

国际形势、政党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全部都是会议上需要探讨的话题。

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莫斯科齐聚,六十八个政党在克里姆林宫进行切磋。

在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之外,解决分歧,更是这次会议无法绕开的字眼。

无论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还是具体的政党实践,都能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而中苏之间,最大的矛盾集中于一纸宣言之上。

一份《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宣言》,将和平过渡、评估社会民主党等尖锐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围绕着这些问题,中苏代表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更是多次私下与赫鲁晓夫会谈。

会议休息室,宴会席间,甚至行驶的汽车之上,毛泽东与赫鲁晓夫都有过密切的交流。

但关于这一矛盾的具体解决方式,毛泽东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晚上,毛泽东将翻译李越然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内,让他把自己口述的内容翻译成俄文,再一字一句地写在了苏联的信封上。

毛口述道:“赫鲁晓夫同志,我已经睡了。

关于和平过渡的问题,由邓小平同志和你们说,我们俩不谈了,好吗?”最终,毛泽东接过信封,在上面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三个字,也由此正式出现在莫斯科的会场之上,以清晰而坚定的姿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赫鲁晓夫展开信笺,“邓小平”几个字映入眼帘,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了出这个人的模样。

直到这时,赫鲁晓夫才意识到——自己与邓小平,并非第一次相见。

二、神秘的“小个子”:邓小平登场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两人的第一次的会面时间,发生于1954年。

那同样是一个明媚的秋季...与1957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相会于北京。

彼时,秋意正浓,北京的蓝天与红墙下映照着国庆的喜悦。

9月29日,赫鲁晓夫一行人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苏两国领导团会晤,气氛热烈。

彼时的邓小平虽然名义上是副总理,又是中苏友协的名誉理事,但实际上在中苏两国重大的活动之中,依然鲜少能看见他的身影。

因此,赫鲁晓夫并未特别留意到邓小平。

但有意思的是,邓小平的发型,倒是给赫鲁晓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赫鲁晓夫眼里,邓小平的头发总是剪得很短,又硬又粗。

很快,赫鲁晓夫被告知了一个有趣的巧合,那便是小平同志的这种发型,在中国恰恰被称为“小平头”。

通过一个人的发型,来断定一个人的性格,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苏联的两位老牌理论家就曾对邓小平做出了这样符合他气质的判断。

要知道,像小平同志这样的发型,在欧洲象征着强有力的人格。

邓小平的头发根根竖起,颇有勃勃生机,像是在不断进取。

那两位老牌理论家一个是苏斯洛夫,另一个是波斯别洛夫,二位都曾告诫过赫鲁晓夫,让他要格外留意邓小平。

他们说,此人话虽不多,却很厉害,不是个好对付的对手。

因为此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你话中的要害与漏洞。

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这一判断似乎得到了些许应验。

当时,邓小平与谭震林、王稼祥、刘晓等人一同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国参与苏共二十大。

邓公对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尤其是那份针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问世后,他更是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斯大林是国际人物,这样对待他是胡来!不能这样对待革命领袖斯大林。

”果不其然,当年的六月初,《纽约时报》发表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全文,顿时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邓小平的担忧成了真,很快,一股巨大的反共反苏浪潮扑面而来,社会主义阵营的根基因赫鲁晓夫一个人的举动,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无论如何,此时的邓小平与赫鲁晓夫都算不上正面交锋。

真正让赫鲁晓夫记住邓小平姓名的,还是源于他和毛泽东在1957年宴会上的一次对话。

在那次宴会席上,毛泽东主席突然一改常态,用郑重的语气告知赫鲁晓夫,自己已经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了。

赫鲁晓夫早在半年前便得知了毛泽东的规划,因此并不感到意外。

比起毛泽东即将卸任这件事,他更加关心的是,毛泽东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后继者。

于是,赫鲁晓夫好奇地问:“有人接替吗?”“有!”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

”紧接着,毛泽东就向赫鲁晓夫细数起了自己心中的接班人。

刘少奇、邓小平与周恩来三个人都被提及,而令赫鲁晓夫印象最深的,还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

邓小平身量不高,是赫鲁晓夫眼中的“小个子”,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个子”会得到毛泽东的格外青睐。

赫鲁晓夫询问的话语刚出,毛泽东就主动向他介绍了起来。

毛泽东说:“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而面对这种调侃,邓小平也表现地极为幽默。

小平同志表示,自己是个小个子,既然如此,那肯定不会让苏联方面感到害怕了。

这句极具智慧的话,充分彰显了邓小平的外交智慧。

更令赫鲁晓夫没有料到的是,在随后的谈判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更加惊人的智慧与意志力。

双方争论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和平过渡”这个问题上。

赫鲁晓夫认为,有的国家可以合法斗争,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过渡进入社会主义,从而走上议会道路。

但是,毛泽东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那些反动的东西,就不应该手软。

正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倘若不彻底地打倒这些东西,帝国主义不可能自行退出历史的舞台。

邓小平秉持了毛泽东这一核心观点,舌战群儒,与苏联的代表苏斯洛夫共同坐在了谈判桌上。

他有理有据地逐条反驳了苏联的“和平过渡”理论,指出了其中的片面性与危害性。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趁机提交了一份正式的书面纲领。

经此一役,让赫鲁晓夫完全记住了这个了不起的“小个子”。

多年后,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这一次特殊的会谈。

赫鲁晓夫说,邓小平是毛泽东唯一一个似乎赞许的同志。

他还讲述了自己对邓小平认识的历程,他认为自己对邓小平一无所知。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经有几次听别人提起过邓小平的名字,但更早之前,他似乎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而1957年,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的谈判结束之后,中方占据优势,赫鲁晓夫不停地向毛泽东感慨:“你们的小个子难倒了我们的大个子。

”听到这样的评价,毛泽东则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再次提醒赫鲁晓夫,千万不能低估这个“小个子”。

因为这个“小个子”曾经带领着第二野战军,一举击败了蒋介石的百万部队。

毛泽东所说的,正是由邓小平与刘伯承所合作的淮海战役。

不仅如此,毛还告诉赫鲁晓夫,邓小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

至此,赫鲁晓夫已经领教到了邓小平的厉害,他连忙表示赞同:“是啊,我也感觉这个人很厉害,不好打交道,他观察问题很敏锐。

”毛泽东1957年的访苏之旅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是,赫鲁晓夫与邓小平的交锋却仍在继续。

彼时的赫鲁晓夫或许不会想到,正是这位小个子,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他找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麻烦”...三、后语:赫鲁晓夫与邓小平的多次交锋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到了1960年的时候,中苏矛盾已然公开化。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论战展开,二十六国党起草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莫斯科的冬日一如三年前般寒冷,而这一次代表中国“挂帅出征”的,正是小个子邓小平。

在这次会议上,他的任务十分艰巨,他既要向苏联方面阐明中方独立的立场;又要从大局出发,维护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远大前途。

据说,毛泽东在1957年访问苏联的时候,曾亲自告诉赫鲁晓夫,今后要像对待他一样对待邓小平。

或许正因如此,赫鲁晓夫才多次在会上直接提出,他要和邓小平亲自谈。

有意思的是,赫鲁晓夫甚至说,邓小平是个很厉害的人,但自己绝对不会怕他。

因为就算邓小平是总书记,他自己也是第一书记。

会议开始,两方针锋相对,赫鲁晓夫更是借着辱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名义,指桑骂槐的辱骂中国。

赫鲁晓夫称,这不仅仅是苏共和阿共之间的矛盾,而是阿共既然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便不应该反过来骂苏联。

但邓小平反应很快,他立刻指出了赫鲁晓夫话中的最大漏洞。

他说:“你们不是说援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义务吗?你援助了人家,人家也援助了你。

而你的援助不应该是控制和干涉。

”甚至,在随后的宴会上,邓小平尖锐的指出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带有自己的政治意图。

赫鲁晓夫坚称,苏联因为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受了太多的苦,因此才要对他做出批判。

但邓小平立刻提出,中共并非不赞成批判,只是不赞成全盘的否定。

邓小平一语中的,说:“尤其不允许以反个人迷信为由影射攻击其他兄弟党。

”在这次会议上,离开了毛泽东的斡旋,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直接交手,可谓是半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又过了三年之后,邓小平再次率领中共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与苏共官员进行会谈。

在接风宴上,赫鲁晓夫一边敬酒呼吁消除分歧,一边又表示中共必须得听苏共的话,只能接受他们的观点。

对此,邓小平明确表示,就算分歧一时之间无法消除,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不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之上。

而面对赫鲁晓夫的重重反击,邓小平也是不急不缓,一一做出回应。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他更是严厉指出,中共一向不愿意将兄弟党之间的分歧公开,但既然争论已经挑起,就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最重要的是,中共从未首先攻击过任何党派。

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攻击,中共也不能不作答复。

如此不卑不亢的态度,为中国在与苏联的争论中,争取到了极为有利的舆论地位。

因此,当邓小平一行人回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与周恩来等一众领导人全都到机场迎接他们。

如此殊荣,无怪乎毛泽东曾多次表扬邓小平,说他对付苏联自有一套。

邓小平与赫鲁晓夫的几次交锋,其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中苏关系的不断变化。

作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的“小个子”从未成为他做出辉煌成就的阻碍。

在改革开放中,他以一己之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小个子”的邓小平,拥有着巨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1、丁晓平著.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07.2、陈冠任编著.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34.01.3、李君如著.李君如著作集08邓小平理论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9.06.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

目录

  1. 1 澳门赌场老虎机向我展示贝丝体育书籍
  2. 2 文京区女教师按摩AV
  3. 3 Hangame Sky Rangers Free Dog House
  4. 巴卡拉特游戏告诉我赌注约翰赌场域名
  5. 父母是华科老师
  6. 4 iPhone Baccarabaccarat验证网站
  7. 法国贝拉特干红葡
  8. 计算赢得老虎机钱的概率
  9. 5 导航浏览器官网下载
  10. 6 赌场既有投注又是Rulet Reak
  11. 凯利·浴室在线轮盘赌
  1. 要了好几次
  2. 工作女郎李成敏在线观看
  3. 7 富力江湾新城
  4. 间谍成蕾口误访谈视频
  5. 男人喜欢一个人的眼神
  6. 杏耀游戏技巧怎么样知乎推荐
  7. 我把小丽深处
  8. 老虎机游戏Hagi Nayver Roulette游戏
  9. 8 免费毛片a线观看
  10. 浪妇导航
  11. 菠萝蜜视频app进入窗口下载
  12. 澳门赌场滚动足球赌博网站
  13. 巴卡拉特系统马丁赌场轮盘赌知道 - 如何
  1.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版无限看七
  2. 完整的赌场验证澳门赌场老虎机向我展示了下注
  3. 在线老虎机网站推荐赌场老虎机公司
  4. 2个文件夹双边赌注收费巴卡拉特游戏
  5. 9 免费看污,草莓视频成年
  6. 赌场网站贝丝(Beth)移动巴卡拉特(Baccarat)游戏博彩
  7. 日本亚洲色aⅴ
  8. 赌场老虎机方法在线巴卡拉特计划
  9. 10 澳门威尼斯赌场老虎机澳门插槽计算机类型
  10. 推荐用于足球赌博网站的海外博彩公司
  11. Baccarat Canvet在线赌场社区
  12. 自慰内裤上街感受
  13. 海外博彩场地贝丝下注Pisten nolumstore baccarat策略shu
  1. 富二代污视频免费APP
  2. 11 如何赢得百家乐赌博网站
  3. Max Casino地址RIM赌场鸭子
  4. 赌场加入优惠券50,000 MacBook Pipt
  5. 绑住双腿揉捏花蒂
  6. 赢得赌场加入优惠券巴卡拉特英语
  7. 赌场游戏网站Bethmove海外赌场税
  8. 12 赌场网站建议
  9. 13 博彩网站返回Bi Korea Nolgum Somino 20,000
  10. 14 甘旺陆地插槽机芝加哥第一插槽
<b dropzone="WdD5pTlcuoM0E"><sub id="Zzp5PIExrk9"></sub></b>

        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由来

        编辑
        1.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没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所有房子的钱我都愿意付。
               2.“嗯?”那个赏金猎人的目光在酒馆内扫视了一圈,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夏天的身上,因为这里所有的人全都低头了,但只有夏天没有低头,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夏天旁边的人急忙按了一下夏天的脑袋。
               3.“什么人?”监狱的守卫看到有人过来的时候大声喊道。
               4.在危险出现的第一刻,有几个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去保护队伍之中的一个人,他们保护的那个人,并不是幻影亲王,虽然他们只是倾斜了一下身体,随后就赶快去保护幻影亲王了。
               5.意思就是告诉他们,出来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尽量不要...

        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起源

        <b dropzone="hRKzStEs0P4yW"></b>
        <tt id="zWbmjNvsSTwP"></tt>
                  1.二十一点网站188贝丝·奖金 在线团队一起探索,灵活匹配职业挑战地牢,与实力最强的团队一起竞争。"
                         2.挑战各种对手,完成一些任务,获得很多奖励,体验无限欢乐所在。
                         3.空闲模式可以自动挂起,而无论您想怎么玩都不会受到竞争压力或升级的负担。"
                         4.很多的游戏特色,能够给玩家带来紧张刺激的战斗,打开玩家的热血开关;
                         5.危险总是突然出现,所以我们必须做出反应,速战速决就足够了。
                         6.在转向各种战斗后,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赢得了最强的地位。"
                  参考资料